其他

说说中科院2017新增外籍院士谢晓亮:科学批评与进步期望

2017-11-30 作者:刘实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昨晚睡前写的《中科院士增选名单出炉:最年轻的是徐涛,海外外籍院士有王小凡,颜宁落 》在今早只匆匆补加了一点内容后就由《蝌蚪士》发表了。


追加的内容里提到笔者与新增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谢晓亮打过“交道”,但由于说来话长、白天更要干正事,所以决定留在晚上继续熬夜再写一篇。


先让“孤狗”帮忙搜下笔者故去发表的有关文章,这样或许靠“自我抄袭”就可“事办功倍”地完成本文。而且这些文章还是以前就表明的态度和观点,也可避免“士到言尊”及“拍马屁”嫌疑。


好在这里的互联网还真给力,一下子就透露出下面这些有关的文章:


评点施一公对诺贝尔奖的预测和对谢晓亮的期盼 _ 求真留实 _ 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fzre.html

Dec 19, 2009 - 例如“科学”网/饶毅的博客就对我的自强、自信、自豪“犯毛”,认为是自夸而致于“在科学网后台搜索里只要搜索到游客刘实、刘胜名字的就删除”(见《 ...

无知无畏:哈佛 / 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 _ 求真留实 _ 新浪 ...

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kcvu.html

Aug 4, 2010 - 无知无畏:哈佛/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_求真留实_ ... 至于说我为什么要在这些评论中批评谢晓亮的无知无畏,等我有空再述。 刘实.

谢晓亮凭什么得长江学者成就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kh9k.html

 (2010-08-09 22:09:18)

谢晓亮:搞化学发莹光灿烂耀眼,研生命制噪音混淆视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nq21.html

(2010-12-30 01:22:10)

说说两位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是神马东西? _ 求真留实 _ 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qy8e.html

May 4, 2011 - 谢晓亮:搞化学发莹光灿烂耀眼,研生命制噪音混淆视听_刘实_新浪博客. 2010年12月30日...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刘话说:出了专业的门,有些专家 ...

谢晓亮《科学》论文出大错,饶毅施一公看出木? _ 求真留实 _ 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emig.html

Jan 13, 2013 - 所以看到科邪网好像把那大吹了一把(见《谢晓亮: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曙光初现》),我甚至于还想发个言:切莫用新技术再造一些“噪音”【参见旧文《 ...

单细胞生物学:刘实 理论革命与谢晓亮的技术噪音 _ 求真留实 _ 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vt4c.html

Apr 21, 2015 - 单细胞生物学:刘实的理论革命与谢晓亮的技术噪音 实按:用单细胞进行生物学研究并导致生命科学革命性发现是刘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做过的 ...


好像我第一次用中文写谢晓亮是在2009年,当时读了施一公的一篇“预测诺贝尔奖”的文章,知道施一公认为谢晓亮可得诺贝尔奖,而且是“觉得他应该很有希望拿到这个,我觉得明年都有戏,应该很有希望。”


于是,笔者当即写下这篇文章发表在“求真留实”博客上:

评点施一公对诺贝尔奖的预测和对谢晓亮的期盼

 

不知国人的哪根神经被诺贝尔触动,最近各式各样的诺贝尔奖预测频频出现在中国/中文媒体。有经典的与时不变的杨氏“20年”之说,也有刚刚“火爆出炉”的饶氏“30年”之说。但这些说法往往是空荡荡的虚构幻想,没一点具体的对象。

 

为了弥补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渴望和来点“实”的,我毛遂自荐地把自己已有的几个能把生命科学弄得个“底朝天”的“哥白尼”似的发现摆了出来见《华人带给西方世界的一套圣诞大餐:刘实世界第一的重大发现 》),并扬言5到10年内我就会得诺贝尔奖,而且还可能不止一个(见《怎样面对可能接踵而来的诺贝尔奖? 》)。可这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预测毕竟是“王婆卖瓜”,不仅得不到一些人的赏识((见《致中国生命科学领军人的公开信 》),反而却得到一些人的憎恨。例如“科学”网/饶毅的博客就对我的自强、自信、自豪“犯毛”,认为是自夸而致于“在科学网后台搜索里只要搜索到游客刘实、刘胜名字的就删除”(见《研究饶毅“科学”网博客的交流风格和黑帮行为 》)。

 

今日看到吴宝俊的博客 ZZ(转载?)的一篇题为《施一公在讲座上回答清华学生的问题:预测诺贝尔奖 》的文章,很受鼓舞,也更为他豪。因为,一公不仅给出了一个大陆(1962年)生(北大本科教)育的华人(国籍不在诺贝尔奖考虑之内)的具体名字--谢晓亮,而且“觉得他应该很有希望拿到这个,我觉得明年都有戏,应该很有希望。”

 

真是形势喜人也形势逼人,看来我不可能成为第一个大陆生育的获诺贝尔科学类奖(和平奖文学奖已有)的华人了。

 

不甘心就这么被一公“糊弄”,我下决心要发现这很可能“明年都有戏”得诺贝尔奖的谢晓亮到底是谁。他竟能让一公如此崇拜。而且如果连这么一个可能在中国都家喻户晓的华裔科学大腕我都不知道,那我还不是一个科学的“白痴”。今后还怎么在生命科学圈里混呢!

 

不好意思问别人这谢晓亮到底是谁,还是请老朋友“孤狗”暗地帮忙。一GOOGLE“谢晓亮”,出来的介绍排行第一的竟来自维基百科 ,看来这谢晓亮还真是一位名人。可我为什么就不知道呢?

 

维基百科 的介绍看,谢晓亮的英文全名是Xiaoliang  Sunney Xie ,可我顺藤摸瓜找到谢晓亮在哈佛的网业后看他的PUBLICATIONS,发现这老兄发表文章多是用的Xie, X. Sunney,难怪我不知道Xiaoliang是谁,被X取代了。

 

说到Sunney Xie,我倒是有些“熟”,因为这个名字是经常在SCIENCE和NATURE这样的“顶尖”杂志出现。好象有次我还对他在NATURE的一篇论文发表过评论,之后还跟他去过电子信,但没收到回复。

 

查查我的档案,还果真找到我在NATURE网站上发表的评论,不过这篇评论在最近被NATURE隐藏了,原因不明,但《是自然的巧合,还是不自然的和邪? 》一文对此有报道。

 

下面是我的那篇评论的NATURE隐藏版:

 

From:donotreply@nature.com

To:svl8epa@gmail.com

 

Date:Mon, Nov 16, 2009 at 5:13 AM

Subject:[Nature News] Your post has been hidden

 

Dear Shi Liu,

 

The following post you wrote on the Nature News website has been hidden by the moderator in accordance with our terms and conditions.

 

Precise answers for the noising problems----------- When the actual event is not directly observed and thus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only wildly speculat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event may appear random and its mechanism can be accounted by nothing but stochastic noise. However, I must declare that this universe contains no true random event and the stochastic nature of chance events will be replaced only with a deterministic understanding of precise mechanism when true knowledge on the event is obtained.

If people wish to understand how cells live the way they live, they must overcome a fundamental mistake in cell biology: one mother cell divides into two daughter cells. This cell division deception is a major source for many of our random perceptions of otherwise precision life. We must realize that one mother cell reproduces one or more daughter cells and that reproduction is normally a precise event (see my article "In division we loss" (Pioneer 2: 27-31, 2007; [http://im1.biz/displayimage.php?album=59&pos=2]).

If Sunney Xie wishes to know why his genetically identical twin daughters could be so different, I suggest he read two of my best publications. One is entitled "Linking DNA aging with cell aging and combining genetics with epigenetics" (Logical Biology 5:51-55, 2005; [http://im1.biz/displayimage.php?album=11&pos=11] ). The other i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biotic aging from molecule to organism in multicellular life" (Logical Biology 5:109-116, 2005; [http://im1.biz/displayimage.php?album=12&pos=3]).

If Jan Vijg really wishes to resolve his outstanding puzzle on aging, he should not ignore what I told him in 2006 at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ctional Genomics of Ageing which was organized by him. At that meeting I presented a poster "Toward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and universal mechanism of biotic aging" [http://im1.biz/Aging2006FGA3.htm] which summarized my long-time research on aging (http://im1.biz/Aging.htm ).

I hope that I can provide more precise answers to many 28 51277 28 14746 0 0 6339 0 0:00:08 0:00:02 0:00:06 6339other "noise" questions. But this is a place only for brief comment. However, I can always be reached at SVL@logibio.com and my publications are almost all free at http://im1.biz. So please do not become "stuperfyingly unaware" of the existing precise knowledge on some so-called "noise" problems.

Shi V. Liu (a scientist at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and a publisher at Truthfinding Cyberpress)

 

-Nature News editors

 

我对Sunney Xie研究(对事不对人)的印象是其论文多从细节出发而少全局观念,有很多有价值的观察被不幸地绑到了错误的理论上。因此,我试图私下(不成就)或公开地要与他对上话,争取把他的有价值的观察纳入我的理论体系中,这样不仅可使我的开拓性理论加部分“粗糙实验”的发现可被更“细致实验”证明得让“权威”无话可说,也为我很可能得的诺贝尔奖找个华人伙伴共享。

 

不过我的这一想法只是一厢情愿,人家看不看得起我的“哥白尼”似的发现还真难说,但愿Sunney Xie没把我也看成了一个“疯子”。

 

现在知道Sunney Xie是谢晓亮,而且还是与我同年生的不少但也不老的同龄人,所以我准备把这篇文章发表后也送给他做纪念,并以中文写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赞美他的伟大科学成就的同时再次邀请他抢先涉足于对我“哥白尼 ”似发现的“伽利略 ”证明。

 

刘实

2009年11月19日

 

后注:

粗看了一下Sunney Xie/谢晓亮的PUBLICATIONS列表,的确是VERY IMPRESSIVE。但如他得诺贝尔奖的话,应当是化学类的。不过不知道在他同领域的竟争对手是谁,是否有人还要声称更为原创。


笔者的这篇博文发给谢晓亮了,他读没读笔者不知道,因为他根本就不回信!牛吧?


2010年,谢晓亮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且倍受赞誉,但在笔者看来简直就是乱弹琴。于是笔者发表了这样一篇博文:《 无知无畏:哈佛/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 》。


无知无畏:哈佛/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


前两天看到《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哈佛大学教授X. Sunney Xie(有人喜欢说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谢晓亮)的文章,因跟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细菌有关,我就打印了出来,周末时看了一下,发现该论文简直就是乱弹琴,而配合该论文发表的评论更是胡说八道。所以准备写一篇x详细的批发论文给《科学》杂志。但这两天的业余时间被“核心竟争力”的大问题给占了。所以那文章还没收场。

 

今天看“科学网”,发现谢晓亮的这篇文章在中国已“火”了。

 

《科学》:充满差异的单细胞蛋白表达

 

【科学网综合报道】科学家们近日首次实现了对物种在整个表达谱范围内的蛋白表达噪声测量。该项成果是单分子技术与系统生物学交互融合的典范,预示了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时代的来临。

 

在基因表达研究领域,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在同等条件下磨碎大量细胞,然后测量基因产物的数量,例如mRNA和蛋白。然而最近的研究却发现,看起来完全相同的单个细胞实际上表达水平完全是随机的,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科学家称之为“噪音”。科学家们在研究单细胞生物体的“噪音”时发现,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细胞其行为也是完全不同的。测量不同生物体内的蛋白表达噪音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生命的演化和功能。

 

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谢晓亮小组最新的研究成果将该领域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7月30日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发表了题为《大肠杆菌蛋白组及转录物单分子水平测量》的论文,报道了大肠杆菌的1018个基因在单个细胞内的绝对表达数以及各个细胞间的差异,这些基因占了大肠杆菌全基因组的四分之一左右。他们还同时测量了其中137个大量表达的基因的mRNA分子数量。

 

尽管在同基因组细菌群的细胞中,蛋白和mRNA拷贝数差异巨大,不过通常数量较小,难以在单分子水平上检测。谢晓亮小组的研究人员利用自己搭建的一套全新的大肠杆菌黄色荧光蛋白融合库,成功地实现了单个细胞内在单分子水平对整个表达谱范围内的蛋白和mRNA的定量分析。

 

该项研究有两个惊人的发现。首先,20%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很低,小于每个细胞一个分子。研究人员发现当表达水平较低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蛋白分布均可用两个参数的伽玛分布来描述,也就是mRNA的转录速率和每个mRNA分子表达为蛋白质的数量。而当表达水平较高的时候,分布图被其他的外部噪音所充斥。

 

作者的另一重要发现是,单细胞中某基因在某一时刻的mRNA表达拷贝数与其蛋白表达拷贝数无关,由此可见,单个细胞中的蛋白组分析与转录物分析是没有关联的。由于细胞中某些功能基因的蛋白质和绝大多数mRNA 的拷贝数都相当低,这项研究成果提供的方法将大大促进科学家对基因随机表达和调控的理解。

 

这种关联性缺失的一个原因是mR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在细胞内的寿命长短不同。mRNA 只存在几分钟,而蛋白质分子可以存在数个小时,大大超过细胞周期。此外,对很多细胞而言,一些蛋白的唯一来源来自于母细胞,而mRNA只是偶尔产生。这就导致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蛋白质分子分配不均衡,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样存在。

 

同一期《科学》杂志还发表了美国新泽西医学与口腔学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Sanjay Tyagi的评论文章,文章标题是“Genomics: E. coli, What a Noisy Bug”。评论认为,弄清楚大肠杆菌全基因组中相当一部分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差异性后,下一步可以做的就是研究噪音是如何随着基因表达通道传递的,在这个传递过程中一个蛋白的数量可以影响到另一个蛋白的表达。另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是探索细胞是如何调节那些需要同步协作的蛋白质表达。科学家还可以通过研究其他相关生物体的全基因组表达,或者同一个生命体在不同条件下(例如在焦虑的时候或者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谱,来确定噪音仅仅限制了基因表达,还是对进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阅读

 

《科学》发表文章摘要(英文)

 

《科学》相关评论文章(英文)

 

《科学家》相关报道(英文)

 

Science News相关报道(英文)

 

本想在“科学网”发表如下的评论,但就是发不上去。

 

If Xie (谢晓亮教授) had taken my advice to him years ago he should not still stay at a "nois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variations among isogenetic bacteria.  He essentially used a wrong approach in studying the problem and thus reached an illogical conclusion, even though he has the capacity of using a very high-tech instrument which, by the way, followed the principle I described in my US patent.

I am writing a more detailed article on this.

 

Shi V. Liu

 

所以,我到上面所给的两个英文杂志的网站发表了如下的评论:

 

在《The Scientist》新闻“'Identical' cells? Not so much ”下的评论:


What a lousy study without any true insight


by Shi Liu


If Xie had taken my advice to him years ago he should not still stay at a "nois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variations among isogenetic bacteria. He essentially used a wrong approach in studying the problem and thus reached an illogical conclusion, even though he has the capacity of using a very high-tech instrument which, by the way, followed the principle I described in my US patent.


I am writing a more detailed article on this.


But if people are eager to learn what I have discovered on bacterial/cell life, go to 
LINK  or, more directly and specifically, LINK

 

在《Science News》新闻“Noisy bacteria ”下的评论:


A lousy study with obscure conclusion ---I had pointed out the methodology problem in Xie's studies published earlier and alerted him to learn what I have discovered on individual bacterial/cell life. Apparently, he either still overlooked my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or he simply did not get my insight. This new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his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 variations among isogenetic bacteria/cells still stays at a very obscure "noise" level. Despite he has a utility of high-tech instrument which, by the way, follows a principle described in my US patent he essentially used a wrong approach in studying the problem and thus reached an illogical conclusion. What a pity that that some clear-cut and physiologically explainable variations of bacterial/cell life has been mistaken as "noise" by a consistently persisted lousy way of studying them.


Since links are not allowed in making comment here, I suggest people to Google me (Shi V. Liu) for my discovery on bacterial life and cell aging. Some very old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s have been indexed by mainstream indexes such as PubMed and it is truly amazing they can be totally missed.

 

至于说我为什么要在这些评论中批评谢晓亮的无知无畏,等我有空再述。


刘实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晚


不久,笔者看到谢晓亮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才知道这个美国哈佛大学的全职教授还是中国北京大学的(兼职)“长江学者”。因为不明白谢晓亮是以什么样的 - 属于内地高等学校及港澳地区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的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的 - 成就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写了篇《谢晓亮凭什么得长江学者成就奖? 》 。

 

谢晓亮凭什么得长江学者成就奖?

 

长江学者成就奖是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的一部分。

 

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

 

2004年,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部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大了实施力度,每年计划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00名,聘期为三年,李嘉诚基金会继续给予了一定支持。

 

2005年6月教育部与李嘉诚基金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长江学者成就奖”实施办法作出了重要调整,将奖励范围由内地高等学校扩大到港澳地区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员遴选条件是:科学道德高尚、年龄在50岁以下、主要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国际公认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或者突破性进展的杰出华人学者。该奖项每年计划评选一等奖1名,奖励人民币100万元,二等奖3名,每人奖励人民币50万元,奖金仍由李嘉诚基金会全额捐赠。

 

1998年至2006年共有97所高校分八批聘任了799位特聘教授、308位讲座教授,14位优秀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

 

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支持和激励下,一批长江学者已经成长为许多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截至2006年,有24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57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有30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取得的39项重大成果分别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以及“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有175项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三大科技奖;70位长江学者指导的88名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谢晓亮于2008年被北京大学聘为长江学者的讲座教授,见《200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


二、讲座教授(109人)


北京大学

口腔医学

柴洋

北京大学

一般力学力学系统与控制

姜钟平

北京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

林志宏

北京大学

分子生物物理

谢晓亮

北京大学

社会学

谢宇

北京大学

人类遗传学

张康

北京大学

大气化学

张人一

北京大学

中国文学(比较文学与文艺学)

张旭东

北京大学

应用数学

赵宏凯

 

第二年就获得了发给2008年工作的长江学者成就奖,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成就奖获奖名单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成就奖获奖名单

发布时间:2009-9-17    阅读:1248


根据长江学者聘任办法和长江学者成就奖实施办法,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人选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者名单。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5人,讲座教授109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等5人获长江学者成就奖。

 

北京大学

分子生物物理

谢晓亮

 

我要问的是:谢晓亮是以什么样的属于内地高等学校及港澳地区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的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的成就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

 

谢晓亮2008年被北京大学聘为长江学者的讲座教授到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之间为北大做了哪些成就?他在2008年回中国(包括北大)总共多少时间(含国际往返时间)?

 

谢晓亮2008年被北京大学聘为长江学者以来发表的论文中有一篇署名单位列举了北京大学吗?

 

刘实

2010年8月9日星期一


不过,尽管谢晓亮(应当知道笔者对其)论文有问题,但(主流)科学界对其吹捧的热度却丝毫不减。为此,笔者发表了《谢晓亮:搞化学发莹光灿烂耀眼,研生命制噪音混淆视听 》。


谢晓亮:搞化学发莹光灿烂耀眼,研生命制噪音混淆视听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刘话说:出了专业的门,有些专家还找不到回家的路。

 

有些在很专的科学领域里小有成就的人,不明白“三人之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丈着占了一个较高的学术地位,还对真诚提批评和合作建议者以法律文书作答。

 

“科学网”高调发布的一篇文章的主角、国际著名生物物理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谢晓亮可能就是这类人。

 

我关注谢晓亮的学术成果主要是我认为他发展的一项技术如被正确应用的话,可对证明我的一些科学发现有很大帮助。但我遗憾地看到,他在顶尖杂志发表的一些将该技术应用到生命科学的论文,制造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噪音。不仅无足于生命科学的明辨是非,反而还混淆了一些视听。

 

为此,我曾在2008年于《自然》报道谢晓亮学术成果的一个新闻下发表评论[原见Nature News "Cell biology: The cellular hullabaloo" (Nature 453: 150-153, 2008;http://www.nature.com/news/2008/070508/full/453150a.html  ),但后来(Nov. 16, 2009)被《自然》隐藏].,指出谢晓亮把细胞个体差异当“躁音”处理是不对的,并公开邀请他看我的一些发现,以便用正确的途径使用他的技术进行生命科学的研究。

 

其实,当时我只知道谢晓亮的英文名Sunney X. Xie,并猜是一个华人,但没想到他是大陆人,还以为是ABC或台港来的,因为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与汉语拼音不占边的很少是大陆华人。而且当时我还以为这Sunney X. Xie是个女的。

 

但2009年读施一公预测诺贝尔奖的一篇文章,我得知谢晓亮就是我以前关注到的Sunney Xie。还是一个男的。所以,就给他发去了下面这样一篇电子信:

 

From: Shi Liu <svl8epa@gmail.com>
Date: 2009/12/19
Subject: Regarding a Nobel prize for you and an invitation for helping proving my theories
To: xie@chemistry.harvard.edu


尊敬的谢晓亮教授:


通过读(转发的)施一公预测诺贝尔奖的一篇文章,我得知你就是我以前关注到的Sunney Xie。对于你的科学成果,我虽是外行,但仍感到非常的欣赏。你的确是我们这代“洋插队”中的优秀“知青”,也应是我学习的一个方面的榜样。


现送上我的博文《评点施一公对诺贝尔奖的预测和对谢晓亮的期盼 》作纪念或供批评指正。我的这篇博文还公开表达了一个对你的期盼,望你百忙之中一定看看这篇文章并能与我联系。

 

此致

最崇高的敬礼!

 

并祝你节日快乐!

 

刘实

2009年12月19日于北卡研究三角

 

可谢晓亮根本都不回信。

 

今年八月,谢晓亮在《科学》杂志上发了篇大论文(Science 329: 533-538, 2010)。公然说细菌有“躁音”,而国内的一些媒体也报告谢晓亮发现了细菌的“躁音”,我还从中文媒体的报道得知谢晓亮在与北大生科院的饶毅合作建什么中心。

 

可我一读那论文,差点笑掉了我的大压,这那是什么发现了细菌的“躁音”,这完全是制造了科学的躁音。谢晓亮的《科学》论文不仅无足于生命科学的是非明辨,反而还混淆了一些本已正本的视听。

 

为此,我发表了中文博文《无知无畏:哈佛/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 》,并以英文在两个杂志的网站发表了如下的评论:

 

在《The Scientist》新闻“'Identical' cells? Not so much ”下的评论:


What a lousy study without any true insight


by Shi Liu


If Xie had taken my advice to him years ago he should not still stay at a "nois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variations among isogenetic bacteria. He essentially used a wrong approach in studying the problem and thus reached an illogical conclusion, even though he has the capacity of using a very high-tech instrument which, by the way, followed the principle I described in my US patent.


I am writing a more detailed article on this.


But if people are eager to learn what I have discovered on bacterial/cell life, go to 
LINK  or, more directly and specifically, LINK

 

在《Science News》新闻“Noisy bacteria ”下的评论:


A lousy study with obscure conclusion ---I had pointed out the methodology problem in Xie's studies published earlier and alerted him to learn what I have discovered on individual bacterial/cell life. Apparently, he either still overlooked my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or he simply did not get my insight. This new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his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 variations among isogenetic bacteria/cells still stays at a very obscure "noise" level. Despite he has a utility of high-tech instrument which, by the way, follows a principle described in my US patent he essentially used a wrong approach in studying the problem and thus reached an illogical conclusion. What a pity that that some clear-cut and physiologically explainable variations of bacterial/cell life has been mistaken as "noise" by a consistently persisted lousy way of studying them.


Since links are not allowed in making comment here, I suggest people to Google me (Shi V. Liu) for my discovery on bacterial life and cell aging. Some very old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s have been indexed by mainstream indexes such as PubMed and it is truly amazing they can be totally missed.

 

我还专门给谢晓亮去信称:

 

I can tell you for sure that E. coli is NOT a “noise bug” as you're a peer of you has described in Science (329:518-519, 2010) based on your “discoveries”.  But to understand why various variations exist even for isogenetic cells, people have to follow my footsteps in order to move into a correct way to study those variations.

 

I am willing to collaborate with you and thus build a constructive solution to your current problems. Thus, I wish you will contact me IMMEDIATELY to discuss the matter.

 

As a Chinese (ethnicity) I do not wish to see any unpleasant outcome happens to you since you are one of the few "mainlanders" who can manage to reach some real success in this country.  Thus, I urge you to take a correct action and work with me for reaching greater discoveries.

 

Sincerely yours,

 

Shi V. Liu MD PhD

 

可谢晓亮还是不回信。

 

后来我把投给《科学》杂志但却被拒稿的技术评论发表在《逻辑生物学》(Logical Biology),并以该杂志主编身份邀请谢晓亮进行反驳。

 

Dear Dr. Xie,

 

Logical Biology has just published an article entitled "Eliminating Unscientific Noise in Science".

 

This is a "double-open" (open-access and open-review) publication that is FREE to everyone.

 

You can read the entire article as either HTM or PDF format by clicking the links below:

 

http://im1.biz/albums/userpics/10001/LB2010V10N2A3_Noise.htm

http://im1.biz/albums/userpics/10001/LB2010V10N2A3_Noise.pdf

 

As the Editor-in-Chief of Logical Biology, I formally invite you to review this publication and submit any comment or refusal you may have.  Ideally, we would prefer your submission could be published in Logical Biology so that the public will know th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Because I am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I would personally promise you that I will not limit your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any way.  Your submission can be published in your original content without any censorship.

 

Sincerely,

 

Shi V. Liu MD PhD

 

可谢晓亮仍然还是不回信。

 

后来,我试图通过一位认识谢晓亮的人帮我沟通谢晓亮,可我的努力还没完成,谢晓亮的“动作”却以完成,他让哈佛大学的法律顾问给我发来了一封警告信(该信内容已在我的博文《学习世界顶尖杂志和一流大学的做法控制学术批评 》有过“正面”透露)。

 

今天想起这些往事,主要还是看到“科学网”高调发布的下面这篇报道。而我正在又被“双规”,所以就抽空写下这篇杂文,等“双规”结束后能上网时就发布出去。

 

北京大学成立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

国际著名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组建

 

许智宏院士、王志珍院士、周其凤院士与谢晓亮教授共同为BIOPIC揭牌

  

12月21日,一百多位国内外生命科学和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聚集北京大学,共同见证了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 )的诞生。

 

据悉,BIOPIC是国内第一家将最先进的成像技术和测序技术与生物基础研究和医疗诊断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实体研究中心。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多学科交叉是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BIOPIC的成立适应了这一大潮流,可以充分利用北大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在从细胞到组织等多个层次上开展分子成像关键技术与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开展单分子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微流控技术的结合,为推动我国基础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改善医学诊断提供支持。

 

该中心由国际著名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组建。谢晓亮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讲席教授,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和非线性拉曼散射显微成像的开拓者之一。在这些新兴领域中,他将科学与技术、实验与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工作对于科学家深入理解酶动力学以及活细胞中的基因调控奠定了基础,对离体实验及活细胞内生物系统在单分子水平的动力学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是这个领域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国际学术界公认,谢晓亮的工作极大地发展了单分子荧光显微技术,特别是非线性拉曼显微成像技术,并成功地将这些最新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中和医药健康领域的研究,带动了整个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

 

在成立仪式的报告中,谢晓亮展示了近年来国际上单分子研究及光学成像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强调这些最新技术对于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据谢晓亮介绍,BIOPIC的目标就是发展和利用最先进的生物成像和基因测序手段,在单分子和单细胞水平上进行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利用和发展这些新兴手段从事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以及致力于解决干细胞、癌症、感染性疾病及代谢疾病的一些重大医学问题。谢晓亮说:“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新手段的研究及校内外、国内外的合作来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BIOPIC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建,作为北大985工程建设的一个重头戏,得到了北大校方的大力支持,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在随后的即兴发言中,用一句“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强调BIOPIC的成立对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除北大本校的支持外,BIOPIC的成立也获得了国内与生命科学、物理化学相关的各位重量级人物的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志珍院士、北大前校长许智宏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清华生科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一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北大物理学院院长王恩哥、化学学院院长吴凯、工学院院长陈十一、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分子医学所教授程和平、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北大理论生物学中心主任汤超、清华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张奇伟等悉数出席并表示非常支持BIOPIC的成立,盼望能与该中心有实际深入的合作。

 

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也出席会议并做了即兴发言。

 

记者从成立仪式了解到,BIOPIC已经组织了一个高学术水准的国际评审顾问委员会,除饶毅、王晓东、施一公外,哈佛大学的庄晓薇、斯坦福大学的Stephen Quake,巴黎高等师范大学的David Bensimon,以及加州理工学院贝克曼研究所所长Barbara Wold也将为BIOPIC的发展出谋划策。

 

更多阅读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主页

 

谢晓亮当选中国化学会首位华裔荣誉会士

 

华裔科学家谢晓亮沈志勋获2009年度劳伦斯奖

 

《自然—方法学》特写:无需标记的激光特技


谢晓亮不理科学批评,也无视别人的原创发现,却一路继续辉煌,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当选的还有被我一直指责为科学界最成功的大骗子、日本人山中伸弥。为此,我发表了《说说两位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是神马东西? 》。


说说两位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是神马东西?


王颖群 在《4名华人当选2011年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 》一文提到的两位新科院士还是我的“老熟人”,因此他们是神马东西我是清楚的。

 

关于谢晓亮(Xie, X. Sunney),有些化学仪器使用的成就,但顶多是个高级技工,而他对生命科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制造了一些很响亮的“噪音”。

 

关于Yamanaka, Shinya (山中弥神即哑马拉卡),那就是当今世界最走红的科学骗子。不过他比方舟子好一点,至少对我的批评还在《科学》杂志点我的名致谢而不是在《新语丝》点我的名删文。

 

有人说谢晓亮是当今华人科学家中离诺贝尔奖最近的,那是瞎扯淡。

而更有人三年来不停地提名Yamanaka得诺贝尔奖,但总是“擦肩而过”。

 

不过,如按饶毅的说法,从化学来研究生物可能把诺贝尔奖“交叉”到。因此,等诺贝尔奖评委发昏的时候,谢晓亮还真可能得个诺贝尔奖。让我们为同胞祈祷祝福吧!

 

但有刘实的信在诺贝尔奖评委那,说哑马拉卡得诺贝尔奖只能是痴人说梦。

 

关于谢晓亮(Xie, X. Sunney),我过去写过一些博文,股沟一下“刘实 谢晓亮”就可找到:

1.                              谢晓亮凭什么得长江学者成就奖?_刘实_新浪博客

2010年8月9日 ... 谢晓亮凭什么得长江学者成就奖?_刘实_新浪博客,刘实, ... 谢晓亮2008年被北京大学聘
为长江学者的讲座教授到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之间为北大做了哪些 ...

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k...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2.                              谢晓亮:搞化学发莹光灿烂耀眼,研生命制噪音混淆视听_刘实_新浪博客

2010年12月30日 ...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刘话说:出了专业的门,有些专家还找不到 ...

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n...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3.                              评点施一公对诺贝尔奖的预测和对谢晓亮的期盼_刘实_新浪博客

2009年12月19日 ... 评点施一公对诺贝尔奖的预测和对谢晓亮的期盼_刘实_新浪博 ...

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f...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4.                              大科学骗子刘实攻击我校谢晓亮教授-  Redwall

2010年8月9日 ... 刘实说“无知无畏:哈佛/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是“无知无畏”。我把下面
的这项研究的中文报道转贴于下,看是谁无知还无畏。 ...

www.chinagonet.com/main/view_post.php...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5.                              无知无畏:哈佛/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_刘实-噪音

2010年8月3日 ... 无知无畏:哈佛/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_刘实. 前两天看到《科学》杂志
发表了一篇哈佛大学教授X. Sunney Xie(有人喜欢说是北京大学的 ...

www.cn-em.com/blo/?%D4%EB%D2%...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关于Yamanaka, Shinya (山中弥神即哑马拉卡),我的文章可汇编成书,见哑马拉卡 (28)。

 

好了,闲事就管到这。我还是继续去干我的“大事”。

 

附:

王颖群

4名华人当选2011年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兼生物医学领域点评)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1743&do=blog&id=440136&from=space

 

已有 1654 次阅读 2011-5-4 06:5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关键词:科学家 科学院 美国 院士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5月3日中午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选出72名新院士和来自15个国家的18名外籍院士,继2010年 3名华人科学家当选之后, 4名华人科学家今年当选。

Xie, X. Sunney; Mallinckrodt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

谢晓亮,出身于化学世家,其父为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著名教授谢有畅。他1984年毕业于北大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并在本系继续攻读研究生。1985年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博士,1990年获博士学位后在芝加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2年起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工作,1999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系终身教授,是该校仅有的两位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之一。目前其研究重点是单分子光谱检测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谢教授曾获美国物理学会的青年光谱学家奖、以色列总统奖等多项殊荣(转自百度百科)

值得关注的是谢教授2010组织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 BIOPIC),我的一个朋友加盟该中心担任PI。

Kung, Ching; Vilas Professor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departments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研究微生物的信号传导,主要是离子通道,实验室中国人不少,看名字像是香港人 

Ye, Jun; NIST fellow,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JILA fellow, JILA; and adjoi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不详

外籍院士 

Li, Jiayang; professor,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and vice presid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李家洋,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所长助理、所长,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其他生物医学领域值得关注的本土大牛如下 (按姓氏字母排名),其中不少HHMI研究员:

Akil, Huda; co-director, Molecular and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and Gardner Quarton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Neuroscience and Psychiat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令人尊敬的女神经科学家,主要贡献是首次发现内源性鸦片肽 的生理作用,曾经担任全球最大神经学会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主席

Bartel, David P.; investigator,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professor of biology, department of biolog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作为年轻的HHMI研究员,主要贡献发现microRNA和阐明其和功能和调控机制,其当选也顺应目前的miRNA热潮。他的经典论文Bartel DP, “MicroRNAs: genomics, biogenesis, mechanism, and function,” Cell 116(2): 281-97, 23 January 2004按google检索至今已被引5700次。

Beaudet, Arthur L.; Henry and Emma Meyer Professor and chair,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human genetics,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主要贡献genomic imprinting

Birchler, James A.; Curators’ Professor, divis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主要贡献Drosophila and Maize genetics

Buckley, Rebecca H.; J. Buren Sidbury Professor of Pediatrics and professor of immunology,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urham, N.C.

女免疫学家,78岁高龄当选为院士确实不容易

Church, George M.; director, Lipper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Genetics, and professor of genetics, department of genetic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56岁,技术开发大师,1984年发明了第一个直接基因组测序方法direct genomic sequencing method ,后期又发明 molecular multiplexing  and tags,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methods和 DNA array  synthesizers.

Dietz, Harry C., III; investigator,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Victor A. McKusick Professor of Genetics and Medicine, McKusick-Nathans Institute of Genetic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medicine, pediatr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altimore

HHMI研究员,主要研究血管壁的发育,促进了对马方综合症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Goldberg, Michael E.; David Mahoney Professor of Brain and Behavior, and director, Mahoney Center for Mind and Brain, 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New York City

主要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即将当选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主席

Gottschling, Daniel E.; full member, basic sciences division,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Seattle

运用酵母为模型研究老化和肿瘤之间的关系

Hawley, R. Scott; investigator, 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Kansas City, Mo.

染色体的同源重组等机制

Heuser, John E.; professor of biophysics, 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and physiology,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t. Louis

69岁,发明了quick-freeze deep-etch electron microscopy ,对电镜技术的发展有主要贡献

Hultgren, Scott J.; Helen L. Stoever Professor of Molecular Microbiology, and director, Center for Women’s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t. Louis

研究致病菌浸入宿主的机制

Jacobsen, Steven E.; investigator,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HHMI研究员,用拟南芥为模型研究DNA甲基化

Kingsley, David M.; investigator,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professor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lif.

HHMI研究员,研究脊椎动物骨骼发育和进化

Kobilka, Brian K.; professor, departments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tanford, Calif.

突出贡献在于鉴定出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的分子结构,GPCRs是非常重要的药物靶点但是非常难得到其晶体结构 。有趣的是他于1987– 2003当选为HHMI研究员(一个聘期5年),后来没有续聘(个人推测估计是工作当时没得到HHMI评委的认可,不然谁也不愿放弃HHMI 对当选研究员每年雷打不动的巨额资助),不过其后来的贡献得到公认,其鉴定的GPCR结构被列为Science杂志The runners-up for 2007′s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Manley, James L.; Julian Clarence Levi Professor of Life Sciences,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尤其是mRNA splicing

Maquat, Lynne E.; J. Lowell Orbison Chair and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Rochester, N.Y.

又一位女科学家,学校不是很出名,主要研究翻译机制,尤其是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 (NMD)

Mellman, Ira S.; vice president of research oncology, Genentech Inc., South San Francisco, Calif.

发现endosome,在进入公司前任耶鲁大学肿瘤中心主任,Journal of Cell Biology  主编 1999-2008

Nathan, Carl F.; chairman,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Cornell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主要研究macrophages

Nussenzweig, Michel C.; investigator,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Sherman Fairchild Professor and senior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immunology, Rockefeller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HHMI研究员,研究B lymphocytes and dendritic cells发育和功能

Parada, Luis F.; professor and Diana K. and Richard C. Strauss Distinguished Chair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Dallas

信号传导,原癌基因在发育和肿瘤中的作用

Warren, Stephen T.; William Patterson Timmie Professor and chair, department of human genetics, 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tlanta

主要研究fragile X syndrome 的遗传学。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主编1999-2005。 2004就当选为Institute of Medicine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院士。

新当选的外籍院士有两个非常瞩目,有炸药奖潜质

Hartl, Franz-Ulrich; director, department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Martinsried, Germany (Germany) ,

发现蛋白质折叠中的分子伴侣chaperone(炸药奖级别的重大发现)1998年当选为EMBO 会员

Yamanaka, Shinya; senior investigator and L.K. Whittier Foundation Investigator in Stem Cell Biology, Gladstone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Japan)

2009年因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获得有小炸药奖之誉的Lasker Basic Research Award,当选完全没悬念

总的来看生物医学领域的院士有20多位,在总数(一共72)上占绝对优势。从学科分类看,传统学科遗传学在今年当选的超多,包括中国的外籍院士也是植物遗传学领域的,而肿瘤领域的很少,似乎和去年肿瘤领域当选的比较多有关(可以参考2010年院士点评博文)。


因为注意到饶毅、施一公一直在不停地捧谢晓亮,笔者发表了《谢晓亮《科学》论文出大错,饶毅施一公看出木? 》并发给了饶毅施一公。


谢晓亮《科学》论文出大错,饶毅施一公看出木?


去年最后一期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两篇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北京大学 两栖教授谢晓亮 研究团队关于单个细胞基因测序的论文(,),还把单个细胞基因测序作为2013年的关注点 

 

当时因为圣诞及新年休假,就没空看论文全文。因为我本来也认为把基因测序的灵敏度提到单个细胞水平虽是个不错的技术进步,但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来说,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大事。所以看到科邪网好像把那大吹了一把(见《谢晓亮: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曙光初现 》),我甚至于还想发个言:切莫用新技术再造一些“噪音”【参见旧文《蛋白表达噪声实现全表达谱测量 》,《校友谢晓亮首次实现了噪声测量 充满差异的单细胞蛋白表达 》】。

 

看到前天的《自然》杂志的研究亮点 也把谢晓亮《科学》论文再火一把,所以觉得还是应当读一下论文。


不读就知道,一读更明了:这谢晓亮真的又用新技术制造生命科学的“噪音”了!【以后再说


其实,经过了“严格”的专家评审和“专业”的杂志编辑后的美国院士谢晓亮 的《科学》论文,除了有实验数据分析的根本错误外,还有基本英语的错误。

 

现在,在有关杂志发表我的技术评论前,我想考一考对我请求免费讲学置之不理的北大和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的两位院长饶毅和施一公,你们读了你们的同事谢晓亮的《科学》论文吗?如果没读就请读一下吧!读后请给个公开答复!!!

 

后注:

如果二位中国生命科学领军人摸不着头脑,可参见我的老博文:

谢晓亮:搞化学发莹光灿烂耀眼,研生命制噪音混淆视听

无知无畏:哈佛北京大学谢晓亮把细菌个体差异当噪音

 

再后注:

请千万不要把这坏消息告诉谢晓亮,我担心他再叫哈佛大学给我发律师函(很恐怖滴!)

 

本文还以电子信直接发给饶毅、施一公。


不过,笔者的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谢晓亮的“技术噪音”还越搞越响。为此,笔者发表这样一篇文章立此存照。


单细胞生物学:刘实的理论革命与谢晓亮的技术噪音


实按:用单细胞进行生物学研究并导致生命科学革命性发现是刘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做过的事,虽然其伟大意义和实用价值还待主流认可接受,但比其他人包括谢晓亮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噪音”强多了。

附:谢晓亮获得美国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

2015年的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日前揭晓,由我中心(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与斯坦福大学教授Karl Deisseroth分享,以表彰两位杰出学者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技术创新,包括光遗传学以及单分子生物学,以及这些技术在医学上的重要应用,如更好地了解精神疾病、避免试管婴儿的遗传性疾病等。

阿尔伯尼医学院院长、阿尔伯尼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Vincent Verdile博士介绍今年的获奖者时说:“这是两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他们都发现,为了促进研究就必须发展出新的技术,而且他们成功了。现在,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在使用他们发展的这些技术,包括新型的成像和测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迅速地解开一些神秘的生物学问题,特别是在大脑中的。”

谢晓亮教授是第一位华人阿尔伯尼奖得主,他是著名的生物物理化学家、世界公认的单分子生物学领军人物。近些年来,该领域已经产生了关于单个分子及其行为影响细胞的生命过程乃至人类疾病的诸多研究成果。他利用荧光来探究之前无法研究的活细胞中的单分子。1998年,他的团队在《科学》上发表了一项开拓性的实验,允许研究人员实时监测单个酶分子的酶反应。2006年,他们又在《自然》和《科学》发表论文,首次报道了在活细胞中逐个地观察基因表达,这项工作使科学家们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单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基因调控。

最近,谢晓亮教授的实验室又发展出一项新的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MALBAC,这项技术可以精确地测定单个癌症细胞的基因变异。哈佛大学庄小威教授说:“谢教授在单细胞基因组学领域的创新性工作不仅能够引发重要的生物学发现,而且已经开始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可以用于帮助有重大遗传疾病的父母拥有健康的后代。”据悉,这项与人类医学实践息息相关的重要进展,是谢晓亮教授在我中心的团队与汤富酬团队、北医三院乔杰团队合作,完全在国内完成的。他们将单细胞测序技术巧妙地应用于人工辅助生殖植入前的单基因遗传病筛查,以确保所植入的胚胎不再罹患同样的遗传疾病。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可以满足大量遗传病基因携带者希望拥有健康后代的夙愿,同时为减少人工辅助生殖的出生缺陷率提供了迄今最好的解决方案。

谢晓亮教授还是相干拉曼散射光谱学的创始人之一,该项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在手术中区分某个特定的大脑区域是否发生了癌变,而这种癌变使用传统的成像方法是无法检测到的。

阿尔伯尼奖由已故希尔威曼先生于2000年设立,自2001年来每年授予一次,由希尔威曼基金会提供50万美元的奖金,奖励研究工作展现出重大医疗价值的科学家。阿尔伯尼奖是美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学大奖之一。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5月15号在纽约州的阿尔伯尼举行。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3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获得该荣誉,这些获奖者中有三位在得奖时已经获得过诺贝尔奖,还有五位则是日后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干细胞研究领导者山中伸弥,端粒研究先驱Elizabeth Blackburn,揭示免疫机制的Bruce Beutler 和Ralph Steinman,以及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上做出杰出贡献的Robert Lefkowitz。

更多阅读

谢晓亮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德拜奖

谢晓亮获美化学会Harrison Howe奖

谢晓亮获美国生物物理协会Founders奖

专访:谢晓亮的科学人生


现在,谢晓亮和与其合作的北医三院的乔杰今年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的 院士 ,笔者首先对他们已有的成就表示祝贺,但同时更期望他们能有更开拓的视野去看看科学“主流”以外的科学发现,特别是笔者在单细胞生物学的开拓性发现尤其是细胞生殖为基础的新生命科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得他们的技术应用具有更广泛的价值、还可减少基于细胞分裂教条而产生的伪科噪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